中國水利網站3月25日訊 3月25日,黃河內蒙古封凍河段全部順利開通,本年度黃河防凌工作圓滿結束。
黃河內蒙古河段2013年11月27日開始流凌,12月12日出現首封,最大封河長度755.5公里,其中上游寧蒙河段686公里,中游北干流河段69.5公里,下游河段未封凍。本年度凌汛期封開河歷時104天。
本年度黃河凌情有四個特點:一是流凌、封河時間晚。首凌日期較常年偏晚8天,首封日期較常年偏晚10天。二是封河流量大,首封點偏向下游。內蒙古頭道拐站封河前三天平均流量為777立方米每秒,較常年(567立方米每秒)偏大約200立方米每秒。首封點位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什四份子河段,較常年偏向下游。三是槽蓄水增量偏多。石嘴山~頭道拐河段最大槽蓄水增量為13億立方米,較多年均值(12.4億立方米)偏大。最大冰厚73厘米,一般冰厚35~55厘米,較常年偏薄10~15厘米。四是開河氣溫高、時間接近常年。本年度開河歷時60天,開河期氣溫持續偏高,由于提前調度劉家峽水庫下泄流量,利于槽蓄水量均勻釋放,僅頭道拐出現了15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,加之沿黃各省加強堤防巡查和搶護,確保了黃河防凌安全。
國家防總、黃河防總高度重視黃河防凌工作,國家防總副總指揮、水利部部長陳雷多次對防凌工作進行安排部署,提出明確要求。2013年10月10日,國家防總、黃河防總在鄭州組織召開2013~2014年度黃河防凌工作會議,從監測預報、水庫調度、工程搶護、破冰分凌等方面全面部署本年度黃河防凌任務。
黃河防總強化監測預報,加強應急值守,充分利用衛星遙感、地面巡測、定點監視的立體監測體系,全面掌握寧蒙河段封開河情況。多次派出工作組、督查組督促檢查河道內行凌障礙清除及防凌工作。在開河關鍵時期,提前壓減劉家峽水庫下泄流量,海勃灣水庫蓄水和三盛公水利樞紐分水,最大限度減輕了封凍河段防凌壓力。寧夏、內蒙古、山西、陜西等沿黃省(區)各級防指加強組織領導,強化防凌責任,備足搶險物料,落實搶險隊伍,清除行凌障礙,加強堤防巡查和搶護,確保防凌安全。據統計,內蒙古共加培堤防50公里,搶護險工險段10處,投入搶險人員近一萬人次、土石方20萬方、編織袋20萬條、鉛絲8噸,動用各類機械200余輛,氣墊船巡河查險20余次。
解放軍積極支持地方防凌搶險工作,空軍出動直升機14架次,派出轟炸機3架次、投彈24枚,協助完成了凌情偵查、炸冰排險等任務。
黃河沿線各方積極配合、協調聯動、攻堅克難,奪取了本年度防凌工作的全面勝利。
來源:中國水利網站